朱道远
奶奶其实是我爱人的奶奶。第一次见奶奶是1996年,那时我和我爱人还在谈恋爱,那一年她已经73岁,但穿着整齐干净,说话有条不紊,条理清楚,步伐稳健。 后来,和奶奶逐渐熟悉了。奶奶小时候家里是在潜山县黄泥镇做糕点生意的,经济条件相当好,上过几年私塾。周围人都说,她现在身体这么好,和小时候经常吃燕窝有关系。奶奶也是老合肥了,解放前在合肥住过好几年,家就在现在的淮河路附近,两个孩子也都是在合肥出生的。爷爷在奶奶三十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奶奶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又没有工作,先是靠做米豆腐为生,后来在合作社里做饭,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我爱人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奶奶对我爱人特别娇惯,她说:“女孩长大了,要给人家的,在自己家享不了几天福,要养的惯一些。” 我们有小孩后,奶奶坚持过来亲自帮我们带,她那时已经76岁了,帮小孩换尿布、喂饭、洗澡,虽然我们断断续续请过保姆,但她还是很辛苦的。后来孩子上了幼儿园,奶奶说她一个人照顾就行,还承担起了全家的家务,我们下班回家时,饭菜都摆在桌子上了。 奶奶的生活习惯特别好,每天的工作计划安排得有条不紊。每天早上6:30起床,买菜、打扫卫生,然后就择菜、切菜。我起床后,到厨房一看,切好的菜都漂漂亮亮的摆在盘子里,就等着到时候入锅了。中午吃饭洗碗后,她会按时上床休息一个小时。奇怪的是,她床头没有表,但每次误差基本不超过十分钟。晚上看电视,不管好看不好看,九点准时睡觉,每天如此。奶奶特别讲究卫生,衣服每天都换洗,头发每天都梳得一丝不乱,衣服从上到下,总是整洁干净。家里也搞的干净整齐,茶杯洗的铮亮,上面的人影子都看得清清楚楚。 奶奶喜欢看电视剧,不大喜欢看现在谈情说爱的,喜欢看历史剧,尤其喜欢看“西游记”,都看了好多遍了,还看得有滋有味,看到好玩的地方,一个人哈哈的笑,嘴里还念念有词。她看电视笑,我们看她笑。奶奶也喜欢出门玩,在南京中山陵,400多级的台阶,八十多岁了,她都是自己爬上去的。有一次我出差到上海,还带奶奶坐了次飞机。无论在逍遥津、还是在上海、周庄,她都是兴趣盎然,比我们玩的还带劲。 奶奶也经常向我们说些过去有趣好玩的事,我和爱人都听着津津有味。奶奶还经常教我儿子唱一些儿歌,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首“宝宝要睡觉,眼睛笑……”真是难以想象,奶奶从那样艰难岁月中一路走来,依然对生活充满着热爱。 奶奶性格开朗,不管对谁都非常周到热情,亲切自然,人缘也特别好,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情商特别高。她从来都是说别人好,从来没听她说谁不好。每次亲戚邻居来,她都竭尽所能,拿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我多年前出差时给她买的厚夹袄,她说穿得很暖和,说了好多年。有一次奶奶腿脚不方便,我把她背上火车,她更是逢人便夸。奶奶经常说“人抬人高”,意思是一定要把别人看得高高的,这样别人才会看重你。这方面,奶奶批评过我好几次,可惜我虽然懂得这个道理,但总也做不到。 奶奶虽然文化不高,但非常尊重知识。她常说有知识好,没知识啥都不懂。她多次叮嘱我儿子要好好念书,念好书将来才有出息。每次看我在家用电脑的时候,那神情好像我在搞什么高科技一样。日常闲谈中常流露出对我爱人的弟弟不好好学习,现在还在潜山的惋惜。在别的亲戚面前,也总提到我是个大学生,很值得骄傲的样子。 我儿子上小学后,奶奶就很少来合肥了,她说不愿意拖累我们。我儿子对老太太的感情也深,每次我们回潜山看她,我儿子还没进门,离好远,就大声叫“太太!”,奶奶也大声的答应“哎!”,然后大家都开心的笑。要离开潜山了,儿子都要亲一下奶奶那布满老年斑的脸,奶奶紧紧抓着我儿子的手,久久不愿意放开。 前两年奶奶得了脑梗塞,左手和左脚活动不太方便了,但她都尽量不麻烦别人,尽力做到生活自理。 奶奶今年已经九十岁了。一想起奶奶,我心中就充满了感激与歉疚,脑海里常常浮现出奶奶在厨房里辛勤劳作的背影。写这篇文章时,回想与奶奶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的泪水好几次都快要流下来。生活的苦难与磨砺,始终改变不了奶奶乐观与积极的生活态度。她是我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人! 衷心祝愿奶奶永远健康、快乐!                               (作者单位:徽商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