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协会介绍 新闻中心 监管动态 协会工作 党的建设 投资者园地 会员动态 专委会工作 期货服务实体经济 推荐一读 行业文化 数据信息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会员招聘 ·法律规章 ·学习调研 ·联系我们
会员登录  
用 户 名:
密  码:
 
证券期货行情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信息详细页
 
我国“IPO”重启随想
 
发布时间:2013-07-16  访问人数:1965
 

陆彦雁
 

 新股发行在任何一个证券市场都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对于中国A股市场来讲,“IPO”是极其敏感的一个词,从2012年到现在,市场任何一次剧烈波动,应该说都和“IPO”消息形影不离,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被“IPO”牵着鼻子走的迹象越发明显,这种非科学的现象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
  证券市场功能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就是国家为了无数优质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融资的平台,而让无数大小股东分享上市企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简单地说,建立证券市场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但在我国,“圈钱”、“投机”、“内幕交易”等这些醒目的概念,已渗透到我国证券市场中,证券市场在我国的含义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味,这不得不让我们警惕,一个不成熟的证券市场,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势在必行。
  2013年1月8日,证监会召集来自全国数十家保荐机构的代表,在北京召开了IPO在审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就此我国证券市场史上最严厉的“IPO”财务核查拉开了序幕。此次中国证监会成立专项财务核查工作的背景是在882家IPO 排队“堰塞湖”悬而未决和新股上市后频发的业绩变脸的背景下进行的,核查的重点是IPO在审企业的财务真实性问题,特别是收入、成本和利润的真实性,清查就是要挤水分。中国证监会将专项检查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1月到3月为在审企业自查阶段,4月到6月证监会在自查报告审核基础上,开展重点抽查工作。
  经过3个月的严格自查,财务核查风暴至此已逼退166家排队企业,另外还有109家在审企业因未按时递交自查报告而“中止审查”,按中国证监会要求在5月31日前补交自查报告,或者将强制“终止审查”。在166家终止审查的企业中,有5家已过会企业倒在了此次财务专项核查风暴之中,其中遵义钛业是2008年4月过会的,由于公司自身的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期发行,最后不得不选择退回到原点。
  在3个月的在审企业财务自查工作中,虽有166家企业选择了撤退,但对撤材料家数还是低于了市场预期,我们认为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不是逼企业放弃IPO,而是要清洗一下有些浑浊的IPO市场,让这个大的融资池更加地干净,也让我们的投资者更有信心的融入这个池子当中。
  今年的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毕竟在中国证券史上也是一个特例,通过事前审查来杜绝造假行为确实很难实现,事后的严惩则往往能够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我国证券市场从来都不缺乏规则,而是缺乏对规则的执行力。
  新股暂停发行必不长久,在IPO重启前,市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市场能够对于IPO重启要能够普遍认同;市场引入资金和融出资金能够实现平衡;市场本身需要有很强的态势弱化IPO重启;增加市场的投资性,我们需要一个有活力的证券市场。同时重启IPO应与发行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但在此前的浙江世宝等发行过程中,采取限价限量的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已经使改革回到了原点,而对于外界所讨论的批量发行的办法,市场能否有这么大的承受能力,也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所以发行制度改革不能回避市场的选择,只有把决策权交给市场中代表大部分利益的投资者来决断,市场一定会在短暂的阵痛后,迎来光明。
                                                                                     (作者单位:平安证券合肥芜湖路证券营业部)



首 页 | 协会介绍 | 新闻中心 | 监管动态 | 协会工作 | 党的建设 | 会员动态 | 投资者园地 | 法律规章 | 学习调研 | 会员招聘 | 行业文化 | 数据信息
安徽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版权所有 皖ICP备19019045号-1
地址:合肥市蒙城路109号省地税大厦17楼 电话:0551-65100932 传真:0551-65100931 投诉、纠纷调解电话:0551-65100933 Email:ahzqxh@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