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正能量》有感 安国平
“正能量”,是继“给力”,“HOLD住”之后的又一个网络流行词,但它早已不是简简单单的“正能量”这三个字,而是带有一种象征意义,表达了我们的渴望和期待。例如微博上每天一条正能量,新闻中各种“最美”的人物事迹报道,每天给自己桌边写一条立志名言,吃饱饭都说是给自己加满了正能量,看一部立志电影或书籍,就是在补充正能量,甚至街边遇上给你一个微笑的路人,看到蓬勃生长的路边植物,都能想到这些事情背后所代表的正能量,这神奇的正能量到底是什么。 正能量,原本属于物理学范畴,是指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现在很多学者将正能量一词做了延伸泛指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 英国作家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出版的《正能量》一书,正是以阐述正能量的延展含义,教会我们激发出个人自身的正能量,可以使我们产生一个新的自我,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充满活力、具有安全感。树立积极的心态,摒弃负面的思想,持之以恒,坚持正向能量,最终克服困扰我们的困难。 这本书里用了很多心理学例证来证明和解释作者的论点:身体行为影响情绪。作者的这一观点来自于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19世纪80年代末,詹姆斯将关注点转移到情绪与行为的关系上。某些事件和想法会让你产生某种情绪,而这种情绪反过来会影响你的行为。比如我们有幸福的感觉,我们就会微笑;我们感觉害怕,我们就会逃离。 詹姆斯理论强调,情绪和行为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即我们常常只注重“情绪→行为”的一面,而忽略了“行为→情绪”的另一面。 《正能量》一书中通过很多的心理学实验证明行为对思想情绪有着很大的影响。詹姆斯说:“如果你想拥有一种品质,那就表现得像是你已经拥有了这个品质一样”,我想那样即使你还没有真正具备,其实你也已经开始具备了吧。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也是总能接触到一些人,总能感觉带有一种能量,是一种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并能够用这种正能量赢得周边人的正能量反应,并从而影响到所处的单位和社会中,给予了整个社会以“正能量”,能够促使社会风气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行。 而当我们身陷困惑、争执和消极能量之中,工作倦怠,生活消极,并波及身边的每一个人时,更需要一些行为来改变一下自己,改变消极的状态。你需要保持时刻的警醒,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在面对负面的消息,产生负面的情绪时,控制自己的思维不消沉颓废,保持心理健康。 正如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所说“如果你有自信,它会在无意之中释放出能量,推动你走向成功;如果你自卑或恐惧,它也会在无形中释放出能量,导致你走向失败。成功的人会因为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更加自信;失败的人也会因为体验到失败的痛苦而更加自卑。”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当你拿起这本《正能量》品读时,所获取的感受与其他励志书籍并无太大差别,但我想这本书所代表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才是我们需要肯定的。                                                                               (作者单位:国元证券合肥宿州路证券营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