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因此才更喜欢这个季节出去旅游。中秋节期间偶然的决定去南浔探友,却出乎意料的只在南浔吃了几顿饭,哪里都没去逛,怀着更期待的心情游览了离南浔不远的乌镇。早就知晓此地风景不错,是标准的江南水乡。 乌镇的景区分东栅和西栅,我们一大早就出发了,上午去了西栅,下午去了东栅。掠过了乌镇大门再过西栅大门,把车先开到了停车场,那是一个超大的停车场,但看起来车位并不是那么空,我们一行八个人,门票是150一个人,算是很贵的了。买了票进了景区,一入眼就是亭台楼阁,一派徽州建筑风格。要知道,这可是浙江,徽州文化对此却影响深远。一样的马头墙,还有不一样的带圆角的屋顶。一个长廊两边种着不知名的好看的花草,长廊连着一个小拱桥,在桥上可以看到来往的游船,形形色色的游人。我们也坐了船,感受一下江南水乡的船上生活。那里有个水上集市,都是乘船做买卖的。可惜那天是不开市的。我们做的是限乘八个人的游船,这种船向公交车一样按站停靠,每多坐一站加收10元钱,每个站点都有人在岸边收钱。也有限乘6人的游船,那种是包船,不能随意停靠,必须一直走到景区出口。 在这里,岸上的建筑和里面的陈设主要表现的是人文,比如婚俗、祭祖等,还有大户人家的院落、楼阁,各种木雕石雕漆品装饰。路边有酱铺、酒铺,均体现的是地方特色。乌镇的老街不单是用来被展示的风景,老街上的老木屋里住着当地居民,他们说着我们听不懂的方言,这美丽的小镇就是他们的家啊!我们感到无比羡慕,可惜我们只是过客。老街上的木屋建筑最有特色的是,每家的窗户都很高,屋子的正门外都有一个半人高的两扇小门,正门也是瘦长的两扇门组成。街上的路很窄,过去大概只能抬轿而过,如今游人已熙熙攘攘的布满了整条街,很少有人注意脚下那些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的青石条铺成的道路。我们一直向前走,来到矛盾故居。矛盾的家前后院落,还有后花园,我想但凡那时的知识分子,还是生于富家的多。  乌镇的风景没有什么惊艳的,只是特别恬静,不论是老街、水边、船上,感觉到的都是悠闲自在。水边的垂柳倒映自成一景,小船儿穿梭在各种拱桥间又是一景,岸边的木屋建筑到映在水中,此景最具沧桑感,也最安静。乌镇的船夫与苏州的不同,苏州的船夫不论男女摇起船来总要唱上一段,而在这里连船夫都是那么安静,迈着一前一后的步子,摇着乌篷船,偶尔才会介绍几句当地特色建筑。我想当年矛盾闲居于此地时,大概产生写作灵感与这里的安静是有关系的。在船上,风很舒服,我们忘记了自己是游客,看着垂柳和木屋,我真希望那里有一个是我的家。我曾经很想找一片净土,要有山有水,若就在此地落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吧。
(徽商期货有限责任公司胡新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