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期货服务山东X化工贸易企业开展甲醇基差交易案例
一、项目背景
山东省X化工贸易企业是业内体量较大的现货贸易商,成立于2015年,经营品种主要为甲醇等化工品,该企业拥有专职期货交易团队,期货市场参与资金量在1,000万元以上。
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面临较大的价格波动风险,如在与上下游终端签订合同时,商品价格不利变动促使企业利润缩水甚至发生亏损。在未参与期货市场之前,企业利润波动相对较大,利润难以稳定增长,尤其是甲醇价格下跌时还会影响企业保供和销售收入,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因而具有较强的套期保值业务需求。
近年来,甲醇价格波动剧烈,中游贸易企业承担着整个产业链中的双向价格波动风险。合理利用期货及衍生品工具规避价格风险,不仅可以稳定经营和利润,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健,进而可以助力贸易企业创新贸易模式,开拓基于基差和期现市场的新型业务模式。
二、服务方案与过程
(一)套保中的基差风险与合理的模式
基差是指某一商品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之差,即: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从价格趋势上来看,同一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一般情况下呈现同涨同跌的一致走势,但受产业形势、经济环境及市场预期等因素影响,两者变化幅度在某些阶段会出现一定的差异,这就带来了基差波动风险。
企业运用期货及衍生品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是为了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虽然通过套期保值能够对冲价格变动的大部分风险,但因基差变化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却不能被完全规避。例如在卖出套期保值操作中,基差走弱(现货价格涨幅小于期货价格涨幅或现货价格跌幅大于期货价格跌幅),会导致两个市场的盈亏不能相抵,出现净亏损,套保效果就要打折扣;而该操作中若基差走强,则在覆盖风险敞口的同时可以获得基差的额外收益。
因此,基差风险的解读与研判,在企业套期保值操作中通常是最值得关注的。对基差走势的正确判断和基差合适的套保入场时机,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好的套保效果,更能实现基差的低风险套利,在稳定经营的前提下,以额外盈利合理拓展企业利润空间。
(二)服务方案、过程
2023年国庆节前,甲醇现货价格意外下跌,长假期间江苏及广东主流库区汽运提货大幅缩减,进口货源充裕,导致甲醇现货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市场观望情绪变浓。
2023年10月初,该企业在现货市场向山东生产企业采购约6,700吨的甲醇现货,双方以约定的固定价格2,365元/吨成交,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后期甲醇市场价格可能下跌所带来的价格风险。
在研判过程中,考虑到长假期间产区累库集中,节后面临一定的排库压力,导致当前现货市场信心一般,表现为基差偏低,随着节后企业排库速度逐步恢复正常,排除天气等其他干扰因素,预计导致生产企业库存小幅减少,对区域基差有一定支撑,后续期货价格向现货价格回归,基差走强的概率较大,故判定卖出套期保值存在基差套利的较好机会。
基于以上判断,该贸易企业在10月9日签订采购合同的同时,又在期货市场卖出甲醇2311合约(开仓均价在2,476元/吨),期货锁定的头寸与现货采购量相同,即670手甲醇2311期货合约,基差为-111元/吨。
10月10日,甲醇现货和期货价格回落明显,企业顺势在现货市场以2,335元/吨预售甲醇1,500吨,同时在期货市场以2,440元/吨平仓150手,对冲现货贸易中价格波动风险,此时基差走强至-105元/吨,价差利润为6元/吨。
之后随着生产企业库存压力减轻,企业恢复正常销售状态,山东区域内甲醇现货价格趋于平稳,甲醇2311合约临近到期,期现回归致使基差走强。10月18日,剩下的520手期货合约与5,200吨现货完成平仓,现货市场出售价格为2,345元/吨,期货市场平仓价格为2,395元/吨,基差走强至-50元/吨,价差利润上升至61元/吨。
此模式在帮助该贸易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同时,顺利完成了6,700吨的现货贸易,为企业获取32.62万的毛利润。通过上述操作,该企业在传统现货贸易经营的基础上增加了基差套利的低风险盈利项目,有利于企业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