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协会介绍 新闻中心 监管动态 协会工作 党的建设 投资者园地 会员动态 专委会工作 期货服务实体经济 推荐一读 行业文化 数据信息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会员招聘 ·法律规章 ·学习调研 ·联系我们
会员登录  
用 户 名:
密  码:
 
证券期货行情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 首 页 - 信息详细页
 
漫谈《红楼梦》
 
发布时间:2015-06-01  访问人数:2259
 

武永慧

  每次只要一想及《红楼梦》,那首“借得梨蕊三分白,偷得梅香一缕魂”的诗句便在心头萦绕,久久不去。到底是怎样一个美好的女子,吟出了让人心醉的意境。“闲静似如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林妹妹,一个我见犹怜的人物,毫无疑问,曹雪芹对她是情有独钟的,在曹雪芹的笔下赋予她鲜活的生命力。但那样一个姹紫嫣红的红楼世界,那个楼台高阁的大观园里的哪个年轻女子不是作者情之所牵呢?乖巧的紫娟,俏丽的晴雯,聪慧的小红,笔转流连,人之所处情之所处,感叹是什么样的环境使得曹雪芹成就了这样一部旷世巨著?虽历经几百年风雨,众多文人学者对于《红楼梦》的探究从未停止过,红学、曹学、甚至于《红楼梦》的版本学、美食学、建筑学等等,各派各支,百家争鸣。
  作为一名普通的《红楼梦》爱好者,闲来无事时,总喜手捧《红楼》,细读慢看,心里也渐渐有了一些零碎想法,便记之,与君共阅。
《红楼梦》的由来
  在世俗之辈眼里,有人将曹雪芹看作是“花花公子”,认为贾宝玉的原型就是作者本人。有识者思之,曹雪芹不仅仅是位文学家,更是一位思想家。《红楼梦》的开篇,作者便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道出此书来之不易。既谈《红楼梦》,就应该了解一下她的“政治由来”。《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在当时,一直被视为禁书。清学者宋翔凤传述,《红楼梦》是乾隆晚期,宠臣和珅“呈上”,乾隆“阅而然之”的。既是禁书,为何会传至乾隆手中?当时和珅负责《四库全书》的刊印,掌管删改抽毁书籍的献策人,那么和珅呈上的应是经过删改并加伪续的假全本,也就是如今流行的高鹗所续的后四十回版本。1791年,程甲本印出,接着程乙本面世。越来越多的红学家,对高鹗的续本持否定态度,甚至认为“这是一场政治阴谋”。著名才女作家张爱玲曾潜心研究《红楼梦》,其所著的《红楼梦魇》里表示出对后四十回续作的看法:“到后四十回,顿觉毫无逻辑,且自相矛盾,” 主张“红楼梦不可续”,的确曹雪芹太过天才。其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因为后四十回手抄本的遗失,才有今天众多学者关于《红楼梦》的各种探佚,一时间围绕《红楼梦》而蔓延开来的学术派别层出不穷,甚是繁荣。
《红楼梦》与康熙
  说到《红楼梦》这部伟大巨著,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康熙皇帝,由于他,中华文化史上才产生了一部流芳青简的《石头记》。在这里我不是论史,只是个人的对康熙的一些杂感漫谈。《红楼梦》开篇便说,女娲补天时遗弃的一块顽石幻成通灵宝玉,一僧一道将它携往“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的温柔富贵乡里走一遭。如果没有康熙,曹家成不了“诗礼簪缨”之族,“诗礼簪缨”意指家族世代辈出文武才俊。康熙与曹家的渊源,应该从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说起。年幼的玄烨身染天花之时,所有服侍的太监和嬷嬷们都唯恐避之不及,只乳母孙氏不离不弃,反而对其更为精心照料,当然后来我们都知道,玄烨不仅躲过这一劫,更在祖母孝庄皇太后的扶持下成为这大清帝国的皇帝,且开创了封建帝国的一大盛世,成就千古。那么随后,曹家的一切荣誉都来得顺其自然了。康熙封孙氏为一品夫人,且照顾了她的夫、子、孙三代四个人的职位与生计。史料曾记载:康熙帝南巡时,住在当时为江宁织造的曹家,并称孙氏为“吾家老人”。康熙朝六十一年,经历并非风平浪静,尤其是他的众多皇子们个个出类拔萃,皇位之争在所难免。康熙五十一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突然病逝,这是曹家命运的一大变故,但曹寅是幸运的,事实证明,心狠手辣的四皇子篡位后,自然没有放过与太子过往甚密的曹家。雍正二年,曹雪芹诞生,同年,与曹家关系密切的李家获罪,李煦任苏州织造,乃曹寅内兄,即《红楼梦》中宝玉祖母的兄长,李家便是书中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原型,可怜年逾七十的李煦因饥寒交迫,死在流放地。不能幸免的是,曹家最后被抄,当然这中间牵扯了太多的政治因素。《红楼梦》中,曹雪芹多处暗语,假借宝玉等人物之口,褒扬康熙讥讽雍正。那么今天看来,如果没有曹家的兴衰际遇,也就没有《红楼梦》可言。
《红楼梦》里的各色美女
  《红楼梦》里,最喜林妹妹,一闭上眼,就能想像出一位容貌美丽、体态轻盈的绝色女子,“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似泣非泣含情目”(关于林黛玉的这句描述,有好几个版本),“泪光点点,娇喘微微”,这是宝玉眼中的林黛玉,果然“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如此“神仙似的人物”,怎不叫人心生喜欢。她虽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但这并不妨碍曹雪芹对她的垂爱。她才华横溢、天资聪颖、风流品格,恰如一朵娇艳的芙蓉,惹人怜爱,且深深吸引着我。当然,曹雪芹有他自己理想中的女性美,更有他对美的艺术理解。他笔下的美女,面貌各异,千姿百态,虽只有短短几语,但已是足够。如书中《第七回》对薛宝钗的一处描写“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别处则再无细述,只两处对其进行了侧面叙述:一回道,宝钗扑蝶,因体态丰泽,香汗淋漓;二便是借宝玉之口,“难怪别人都拿姐姐喻杨妃”,招至宝钗大怒。再如命运多舛的香菱,文中出现较早的一个悲情女儿,开篇《第一回》便道,乃甄士隐之女,名唤英莲,幼时生得“粉装玉琢,甚觉可爱”,可惜被拐子拐卖后,几番波折又被薛蟠霸占,对于她的描述仅仅是那一颗胭脂痣,另文中《第二十七回》:周瑞家的寻王夫人至薛姨妈处,见香菱正和王夫人的丫环金钏玩,周瑞家的见“香菱笑嘻嘻地走过来,忙上去仔细看了一下道,倒有几分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接着便问了关于父母何人,家处何地的话,香菱便道,不记得了。”例如再有贾母身边的丫环鸳鸯,“脸上有几点雀斑”及“蜂腰熊背”,迎春的大丫头司棋“高大身材”,宝玉房里的晴雯,“水蛇腰,眉眼儿长得像林妹妹”等等,这些真实、简短、精妙的描写,人物个个清晰生动,如立眼前,就是这样一群如花般美好的年轻女子,竟落得“三春去后诸芳尽”的悲惨结局,可叹!
《红楼梦》里的人物感情
  我的外婆是戏迷,印象中她叹得最多的就是宝黛的爱情悲剧,小时候的我认为《红楼梦》就是一部简单的爱情小说。随着慢慢地细读《红楼梦》才发现,宝黛的爱情只是千丝万缕感情中的一缕而已。脂胭斋曾曰:“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谓此书是“哭成的”。曹雪芹非泛泛之辈,文章不落俗套,他所表达的深意与内涵,非我等之流能体会。二百多年前的曹雪芹,自然不会空泛地写那些崇高博大的空洞情感,必须借男女之情的真相与实质来抒写他自己的见解、感受、怜惜、同情、喜乐……
  举一例,贾芸与小红就是曹雪芹笔下一对出色的人才,也是文中一对极为重要的人物。不知大家可记得,83版的《红楼梦》结尾,当时宝玉入狱,幸获刘姥姥与贾芸的救助,得以脱身,这与当今社会上流行的高鹗续本《红楼梦》是截然不同的。因该据的编剧由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担任,根据周老先生几十年来对《红楼梦》及曹雪芹本人的研究与探佚,在前八十回原著的基础上更加真实准确地复原了《红楼梦》,此剧已成经典,后人尚未超越。书中的贾芸,是族中最有出息的一个子弟,虽家境不好,早年丧父,只有一母,但却是个孝子。文中提到:他的舅舅卜世仁为人行事让人不耻,避免母亲生气担心,从不让她知道。贾芸精明能干,口才又好,外形“着实清秀”,连宝玉都说,“倒像我的儿子”。为了生计,想进荣府找活,见托贾链无果后,去求凤姐,最后一向待人苛刻的凤姐居然答应了,并给他安排园子里管理种花树的活,自“喜不自禁”。小红,管家林之孝之女,原名红玉,因名字里占了宝玉、黛玉的“玉”字,遂改名小红。是宝玉房里不得志的一个丫头,生得白净俏丽,想攀高枝服侍宝玉,“因宝玉身边一干人等伶牙俐爪,竟插不得手”,便终日郁闷。事有凑巧,那日贾芸来探望宝玉,遇见小红,两人“一见钟情”,小红是“死死地钉了他两眼”。后来一日,凤姐因身边未带使唤丫头,临时派了小红去办事,见其口齿伶俐,说事妥当明白,且生得俊俏,便心生喜欢,遂向宝玉要了去,留在身边。贾芸与小红的感情,便经历了遗帕传帕、入园种树、守护宝玉等,层层进入,两人的情也真正建立起来。曹雪芹的细腻文笔,将男女感情写得如此高超,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令人折服。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认为,《红楼梦》的原著里,两人是已婚配的,并后来资助了宝玉,这已是后话了。
  在今天看来,文中的人物如何丰满、灵动,到底是作家曹雪芹的功劳,这位经历了人生跌宕起伏的坎坷文人,给后世子孙留下的不仅仅是一部千古奇书,更是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现代作家刘心武先生,曾坐客《百家讲坛》,谈及他正在续《红楼梦》后四十回,我很期待,也很兴奋。其实,不管是高鹗的伪续也好,还是刘心武先生的新续也罢,以及将来更多的续作面世,都充分证明《红楼梦》及曹雪芹的魅力所在,它所掀起得一股股狂热的文学浪潮,影响着和我一样的广大的红学爱好者,我将继续平静心态,享受着《红楼梦》带给我的快乐!

(作者单位: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首 页 | 协会介绍 | 新闻中心 | 监管动态 | 协会工作 | 党的建设 | 会员动态 | 投资者园地 | 法律规章 | 学习调研 | 会员招聘 | 行业文化 | 数据信息
安徽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版权所有 皖ICP备19019045号-1
地址:合肥市蒙城路109号省地税大厦17楼 电话:0551-65100932 传真:0551-65100931 投诉、纠纷调解电话:0551-65100933 Email:ahzqxh@sina.cn